热射病的3个突出症状 症状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热射病作为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其3个突出症状具有高辨识度,且常作为判断病情的关键信号。
1.核心体温显著升高(≥40℃)
典型表现:
体温可在短时间内飙升至40℃以上(正常体温约36~37℃),皮肤灼热、干燥无汗(因汗腺功能衰竭)。
触摸额头、腋下等部位明显发烫,部分患者可出现“面红耳赤”或皮肤潮红。
为何危险:
体温超过40℃时,蛋白质会变性、酶活性丧失,直接损伤细胞(如神经细胞、心肌细胞),是器官衰竭的直接诱因。
2.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意识异常)
核心特征:
意识模糊或昏迷:患者可能出现嗜睡(呼唤时睁眼但反应迟钝)、谵妄(胡言乱语、幻觉),甚至完全昏迷(对疼痛刺激无反应)。
抽搐或癫痫发作:高温损伤大脑皮层,可引发全身肌肉强直性抽搐(类似“抽筋”),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钟。
案例参考:
户外工作者发病时可能突然晕倒在岗位上,或出现“行为异常”(如脱衣、往反方向行走),常被误认为“醉酒”。
3.多器官功能受损的早期信号
常见组合症状:
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25次/分钟),嘴唇发绀(缺氧表现)。
恶心呕吐或腹痛:肝脏、胃肠道受高温损伤,可出现呕吐咖啡样物(胃黏膜出血)、右上腹疼痛(肝损伤)。
少尿或无尿:肾脏缺血缺氧导致功能衰竭,发病后数小时内尿量显著减少(24小时尿量<400ml)。
热射病是中暑中最严重的类型,若不及时救治可能危及生命。
紧急治疗:现场急救黄金30分钟
1.立即脱离高温环境
操作: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如树荫下、空调房),解开领口、腰带等束缚衣物。
禁忌:切勿继续留在烈日或密闭高温空间(如车内)。
2.快速物理降温(核心措施)
目标:15~30分钟内将体温降至39℃以下,优先降低脑部温度。
具体方法:
冰水擦浴:用冰水或冷水浸湿毛巾,擦拭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每10秒擦拭一次)。
冰敷重点部位:将冰袋(或矿泉水冻成冰)用毛巾包裹,置于额头、后颈、腋下及腹股沟,每10分钟更换一次位置。
浸泡降温(若条件允许):将患者躯干浸泡在15~20℃的水中(避免全身immersion,以防低血压),同时按摩四肢促进散热。
风扇辅助:对着患者吹风,加速皮肤汗液蒸发(若有汗时效果更佳)。
3.维持生命体征
监测意识:持续呼唤患者,观察是否有应答或肢体反应(如捏耳垂、掐虎口)。
开放气道:若昏迷,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呕吐物,避免窒息。
心肺复苏(若必要):若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直至急救人员到达。
4.补充液体(仅适用于清醒者)
方法: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每500ml水+1g盐),每次不超过100ml,避免呕吐。
禁忌:昏迷、呕吐或抽搐者禁止喂水,以免误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