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娱乐

一颗小行星预计有可能在2032年与地球相撞 人类能改变小行星轨道拯救地球吗?

近日,有报道称,人类发现一颗小行星,命名为2024YR4,预计有可能在2032年与地球相撞。人类能改变小行星轨道拯救地球吗?

凭借现今的技术,直径10千米的小行星,如果和地球有相撞的风险,它在木星轨道之外就会被侦测到,从而提供超过一个月的预警期。人类就可以发射核武器对其进行轰炸,使其偏离轨道,避免与地球相撞。

核武器是目前人类最有效的办法。发射核武器的目的,是将小行星炸成大大偏离地球的碎片,或炸成可以在大气中烧尽的长轴35米以下的碎片。爆炸还可以给目标冲力,改变其轨道。2007年,NASA研究认为,在让小行星偏离地球方面,核爆炸的效果是目前任何非核手段的10-100倍,6—10枚120万吨TNT当量的核武器就能将直径数千米的小行星撞出会撞击地球的轨道。

1967年,麻省理工学院的“伊卡洛斯计划”,假设小行星“1566伊卡洛斯”在15个月后击中地球,计算了所需要的对策。这颗小行星长轴1610米,质量29亿吨,1968年从距离地球60万千米处飞过。一旦撞击地球,其破坏力相当于5000亿吨TNT爆炸,足以在瞬间夺走数百万生命,摧毁数百公里范围内的建筑与植被。若落在海洋中,将引发规模庞大的海啸,对数千公里海岸线的城市带来毁灭性打击。此外,它激起的尘埃可能遮蔽阳光,在全球引发长达数年的大降温。

麻省理工的科学家认为,土星五号携带一亿吨TNT当量核武器就可以将小行星“1566伊卡洛斯”推离轨道。该计划征用阿波罗计划中的六枚土星五号火箭,发射间隔时间不一,从数月到数小时不等。每枚火箭搭载一枚相当于1亿吨TNT爆炸力的核弹头、一个升级版的阿波罗服务舱以及一个无人驾驶的阿波罗指挥舱,用于导航。核弹头在目标表面30米处引爆,目的是使小行星偏离轨道并造成部分破坏。根据每次爆炸对小行星航向的影响和破坏程度,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或终止后续的飞行任务。第六次发射计划在撞击前18小时进行。

此外,2022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通过用速度极快的探测器撞击小行星,成功偏转了小行星的轨道。这一成功证明人类有能力改变天体的轨道。

中国在这方面也有贡献。2024年9月5日,在第二届深空探测国际盛会上,中国深空探测实验室宣布将“实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采用“伴飞-动能撞击—再伴飞”的三部曲策略。中国深空探测实验室的构想,与美国的DART计划遥相呼应,共同保卫地球家园。

2024年9月4日,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预警系统成功锁定并追踪了一颗编号为2024RW1的小行星。这场追踪,源自国际小行星中心的精准情报,更得益于中美两国天文学家的默契配合,最终精准预报了这颗小行星的陨落轨迹。显然,国际合作,可以极大地提高人类面对这类威胁的能力。

责任编辑:于浩淙 Hzx0176

联系我们

222-222-22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inf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