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美“联俄制华”棋局注定失败 霸权焦虑下的冷战回魂
2025年,特朗普重返白宫,一场以“联俄制华”为核心的大国博弈悄然展开。他试图效仿尼克松“联华制苏”的经典策略,将俄罗斯从中国身边剥离,甚至联合印度、日本打造对华包围圈,重塑美国霸权。然而,这场看似精妙的棋局大概率会沦为一场战略幻梦。
在特朗普看来,中国是美国霸权的头号威胁。他认为中国的崛起直接冲击了美国的经济、科技和地缘主导权。无论是5G技术、新能源产业,还是“一带一路”的全球布局,中国的发展速度远超美国预期。因此,他认定唯有集中力量遏制中国,才能延缓“东升西降”的历史趋势。他在前几天接受媒体采访时已经明确承认这一点。
要遏制中国,俄罗斯将是关键棋子。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其战略位置被视为钳制中国的支点。如果美俄关系正常化且联手,美国可以借俄罗斯施压欧洲,弱化北约凝聚力,牵制中国,干扰中俄能源合作,甚至为日本、印度松绑,使其更专注于对华竞争。此前,美国政界人士曾指出,俄罗斯是敌人,而中国是对手,对手比敌人更可怕。
特朗普团队推崇冷战时期的“离岸平衡”策略,试图复制尼克松拉拢中国对抗苏联的成功。国务卿卢比奥公开宣称,要像剥离中国与苏联那样剥离中俄。乌克兰则成为美国向俄罗斯递出的投名状——默许俄乌现状、解除制裁、邀俄重返G8,以此换取俄罗斯的战略转向。
目前的中俄关系可以说是坚不可摧,无隙可乘。根据双方的说法,中俄合作已超越利益交换,升华为战略共生。经济上,2024年双边贸易额突破2500亿美元,中国稳居俄罗斯最大能源买家,俄的铝材、军工技术也深度依赖中国市场;安全上,双方联合军演、反导协作常态化,共同抵御北约往东亚扩张的压力;政治上,两国在联合国、金砖机制中协同发声,反对单边霸权。俄外长拉夫罗夫更是直言:“俄罗斯永远不会违背对中国的承诺!”
美俄之间的互信度破碎难修,美国方面筹码也不足。美国对俄6000多项制裁仍未解除,北约在俄乌冲突期间东扩至芬兰、瑞典,当前克里米亚问题还悬而未决等。俄方早已认清美国“战术拉拢、战略打压”的本质。即便特朗普示好,普京也仅视其为战术喘息,而非战略转向。正如克里姆林宫所言:“美俄关系正常化,只是从冰点回到常温。” 更何况,美国既不愿解除制裁,又拿不出替代中国市场的经济诱惑,空头支票难以动摇俄方根基。
国际格局已是多极化,零和博弈失灵。今日世界已非冷战时的两极对立。中俄主导的金砖机制、上合组织加速扩容,“去美元化”、北极开发等合作深化,正在构建起“非西方秩序”。美国内部分裂、盟友离心,加之亚太地区的人口和经济增长引力,使得特朗普的零和博弈沦为逆流。
面对美国的围堵,中国将会选择以合作共赢破局。继续稳固中俄“背靠背”协作,在能源、科技、军事等领域的合作应持续深化,筑牢战略互信;深耕亚太经济网络,强化“一带一路”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将发展红利转化为地缘韧性;同时,中国也要分化美国阵营,扩大与欧盟、中东的务实合作,利用美欧矛盾、美印分歧瓦解对华包围圈。
特朗普的“联俄制华”,本质上是霸权焦虑下的冷战回魂。然而,中俄关系的钢铁防线、美国信誉的破产、多极化浪潮的不可逆,共同宣告了这一战略的终结。历史早已证明:以对抗求霸权,必失道寡助;以合作谋发展,方得天下人心。特朗普的棋局尚未收官,但胜负已无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