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科技

沪指失守3400点发生了什么 市场动能转换与结构性矛盾显现

3月21日,上证指数在横盘四个交易日后突然失守3400点,全天低开低走收跌1.29%,深成指与创业板指分别下跌1.76%和2.17%。全市场超42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成交额达1.55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量1093亿元。此次调整打破市场短期平衡,背后既有资金面和情绪面的直接诱因,也折射出更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

本周市场动能衰减成为首要制约因素。上周五全A成交额曾攀升至1.84万亿元,但本周未能延续放量趋势,增量资金入场节奏明显放缓。与此同时,作为先行指标的港股市场出现共振走弱,恒生指数在周四、周五连续调整,国际资金流动呈现分化特征。过去半年亚太股市与中国市场存在跷跷板效应,近期日经指数强势表现吸引部分对冲资金转向日本和印度市场,这种跨市场资金再平衡加剧了A股流动性压力。

技术层面看,多方在关键时点的反复试探暴露上攻动能不足。开盘前40分钟多次拉升未果后,市场在10:06开启单边下行。这种走势与1月15日至2月5日的“横久则涨”形成鲜明对比,印证了横盘后方向选择的复杂性。不过从周线观察,当前调整仍属技术性回调范畴,上证指数中期趋势线尚未破坏。

市场内部的结构性压力在调整中充分显现。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主题ETF年内收益普遍回落,Wind数据显示其整体涨幅从30%左右收窄至10%-20%区间。这种调整源于双重压力:一方面,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热门板块筹码集中度已达高位,部分资金选择获利了结;另一方面,年报与一季报披露窗口临近,市场对部分公司业绩兑现能力存疑,加剧避险情绪。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强化了市场谨慎心态。特朗普宣布将于4月2日实施广泛对等关税政策,特定行业面临额外关税威胁。虽然具体影响尚待评估,但全球贸易环境波动预期已对风险偏好形成压制。这种内外因素交织的格局,使得资金更倾向于流向具备防御属性的板块。

在整体调整格局中,深海科技板块逆势走强成为最大亮点。神开股份、巨力索具等10余只个股涨停,相关ETF涨幅居前。政策面的持续发力构成主要驱动:上海市海洋局即将出台《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广东省提出打造5个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厦门市明确“十五五”期间海洋经济占比目标不低于30%。这些规划既包含可燃冰开发、海工装备等产业方向,也涉及海洋清洁能源等新兴领域。领涨的油气资源、钢铁等板块兼具深海科技主题与抗周期属性,与调整剧烈的科技成长板块形成鲜明对比。午后部分概念股出现炸板现象,显示资金对短期涨幅过大的品种保持警惕。待市场完成风险释放后,真正具备技术壁垒和业绩支撑的深海科技标的或显现中长期配置价值。

面对短期波动,主流机构对中期市场保持审慎乐观。方正证券强调三大积极因素: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夯实微观基础、分红回购改善投资者回报、耐心资本持续流入优化市场生态。湘财证券关注4月的政策真空期影响,预计市场将转向基本面驱动,建议关注红利板块中业绩确定性强的标的。国元证券指出,1-2月经济数据在工作日减少的情况下仍保持韧性,但实现全年增长目标需要政策持续发力,近期《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已释放稳增长决心。

市场波动可能加剧,投资决策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责任编辑:张佳鑫 0764

联系我们

222-222-22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inf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