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卫生巾品牌广告词被指侮辱用户 信任危机待解
卫生巾问题成为女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最近,关于卫生巾“偷工减料”的事件持续发酵,从“散装卫生巾”的月经贫困问题到“毒卫生巾”的致癌风险,再到如今的“缩水”问题,这些问题让女性在购买卫生巾时面临诸多困扰。
此次事件不仅涉及卫生巾长度、材质问题,还涉及pH值。大众对卫生巾的安全性质疑和标准落后等问题被广泛讨论。涉事品牌包括ABC、苏菲、高洁丝、护舒宝、洁婷、七度空间等,这些品牌回应称产品长度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4%,在合理误差范围内。然而,舆论并未平息,许多女性感慨现在买合格的卫生巾变得越来越难。
最近,“医生称用这三种卫生巾容易生病”等相关词条频繁登上热搜。一时间,月经贫困和卫生间安全成为消费者关心的话题。有推算显示,一个正常女性一生使用卫生巾的花费至少在10000元以上,如果选择知名品牌的卫生巾,花费可能高达50000元。这种长期且昂贵的消费,却让女性在市场上难以找到放心的产品。
在卫生巾事件未爆发前,张金是苏菲的忠实用户,她每次促销都会囤半年的量。但现在她表示不再囤货,因为不知道该买哪个品牌。许多女性消费者也有类似感受,不敢轻易购买市面上的卫生巾。
根据公开数据,淘宝上“医生卫生巾械字号”等词条的搜索人气大幅上涨,显示出大量女性消费者十分关心如何买到合适的卫生巾。一些消费者表示,每次使用卫生巾后会长痘,通过博主测评才知道原来是卫生巾不合格。但这类产品能大批量生产,说明标准存在不足。
目前,卫生巾现行的标准主要包括“GB 15979—2002”和“GB/T 8939—2018”。其中,“GB 15979—2002”规定了卫生巾的卫生要求,“GB/T 8939—2018”则对原材料、生产过程、产品性能等提出了具体要求。此次事件的主要争议点在于pH值范围及长度偏差。几乎所有品牌都在打“擦边球”,只短不长,互相比烂。例如,护舒宝的云感棉卫生巾标长284mm,实际测量为226mm,相差58mm。这样的差距让消费者感到被误导,认为品牌夸大了产品的实际效果。企业省了钱,但增加了消费者的侧漏、渗漏风险。
同时,中顺柔洁、倍舒特等多家企业宣称其卫生巾可达到纺织品国标规定中的A类产品pH值标准。不过,这些品牌的业绩远不如ABC、苏菲、高洁丝、护舒宝、洁婷、七度空间等知名品牌高。随着舆论发酵,后者成为消费者讨伐的对象。
ABC品牌曾于11月13日对客服言论“觉得接受不了可以不买”公开发布致歉声明,但消费者并不买账。11月22日,ABC品牌创始人邓景衡公开鞠躬致歉,承诺争取成为行业第一个“国标零负差”的企业,并承认公司危机舆情处理出现失误。苏菲则在官方微博置顶了关于卫生巾用料的科普,但消费者的质疑并未停止。
从成本来看,卫生巾的成本主要由原材料、生产加工费、包装费、运输和营销等环节费用构成。品牌是最大得利者。以某知名品牌245毫米日用卫生巾为例,工厂只赚0.5元左右,平台和品牌方赚3到4元。
从品牌来看,卫生巾行业的毛利率较高。七度空间的母公司恒安国际今年上半年卫生巾业务毛利率约为62.7%。自由点、妮爽等品牌的母公司百亚股份在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3.25亿元,净利润为2.39亿元,毛利率为54.88%。
除了国内品牌,像宝洁、金佰利、尤妮佳、强生等国际品牌也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重要地位。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年在中国卫生巾市场份额中,苏菲占12%,七度空间占10%,护舒宝占6%。
卫生巾市场增速不错,近年来吸收性护理用品市场由1511亿元增长到160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其中,女性卫生护理用品由2017年的823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02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7%。
新老品牌在卫生巾行业竞争激烈,但行业规则已老化,导致消费者难以信任当前的品牌。计划号为20241954-T-607的国家标准计划《卫生巾(护垫)》正在起草,项目周期16个月。卫生巾国标起草单位工作人员表示,网友反映的建议问题均已收到,在新标准制定过程中会做研究分析,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未来,卫生巾行业需要加强监督,包括产品质检是否合格、在哪个机构接受的质检等信息应标注在产品包装上。此外,卫生巾的质量、透气性和卫生水平也需要重视。此次卫生巾事件只是女性消费者众多消费中不被重视的一个缺口被看见了。未来,确保产品安全性、舒适性以及价格合理才是消费者最关注的部分。哪个品牌能更快跟上标准迭代速度,就能更快强化品牌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