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财经

报告称我国居民退休准备不足 需加强财务规划

11月27日,同方全球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2024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为5.53,表明我国居民退休准备不足,需要引起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

该报告从退休责任意识、财务规划认知水平、财务问题理解能力、退休计划完善度、退休储蓄充分度和取得期望收入的信心六个维度分析了中国居民的退休准备情况,并在不同维度赋予不同的权重,计算出一个综合性的退休准备指数。低于6分则为低退休准备指数。

清华经管学院讲席教授冯润桓介绍,这一指数结果与2023年持平。在六个维度中,只有退休计划完善度略有提升,从2023年的3.84提升到2024年的4.17。低收入人群的退休准备指数出现了下滑,这表明部分弱势群体的退休保障仍面临严峻挑战。

报告显示,中部地区多数省份退休准备指数提高明显,整体上各省份退休准备指数差异增大。2024年平均退休准备指数最高的四个省份是山西、贵州、广东和陕西,分别上升了1.18、0.49、0.33和0.46。这些增长反映了这些地区在提高居民退休准备方面的努力,也可能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政策支持和社会福利措施有关。

金融素养与退休准备指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个人金融知识的提升,其退休准备指数也会相应提高。这凸显了加强金融教育、提高公民金融素养对于增强退休保障的重要性。

2024年9月13日,《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的决定》获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此次调研恰逢延迟退休政策发布,报告特别分析了自愿原则下和弹性原则下如何准备退休。结果显示,受访者的年龄与预期退休年龄呈正相关,有子女的受访者更倾向于较晚退休。个体主观风险承受能力较强以及时间偏好更强的受访者更倾向于延迟退休。风险偏好较高的受访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具有更高的容忍度,更愿意承担长期工作的潜在风险,期望通过延迟退休来获取更高的经济回报。

冯润桓还提及了90后、00后的退休意愿:18岁至35岁的青年群体中,女性整体上更倾向于延迟退休,而男性则倾向于提前退休;拥有女儿对青年群体预期退休年龄的正向影响显著高于拥有儿子的影响。延迟退休政策要求个人重新审视退休储蓄计划。工作年限延长意味着更多时间积累财富,但也需面对更长退休期。因此,合理规划退休财务准备方式至关重要。

人口老龄化不仅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也给居民的养老财务准备带来了巨大挑战。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和银行储蓄/低风险理财产品为四种覆盖率最高的退休财务准备方式。我国“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参与人数存在较大差异。2023年,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人数达10.66亿人,第二支柱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的参与人数仅有3144万人,不足第一支柱的3%。绝大多数中国居民当前仅有第一支柱的退休收入保障。截至2024年6月,已有6000多万人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覆盖面和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养老金资产的绝对数额来看,我国目前的养老金资产积累规模较小。截至2023年末,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8.24万亿元,第二支柱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基金积累约5.75万亿元,二者累计仅占当年GDP约11%。在第三支柱方面,若按账户缴纳上限的12000元估算,6000多万人的个人养老金总规模约7000亿元,只占GDP的0.5%。

收入水平可能影响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开通意愿,收入较高的人群通常具备更强的财务规划能力,愿意为未来的养老储备进行投资。经济更发达区域的个人、税后收入水平更高的个人倾向于缴纳更多的个人养老金,但细看经济相对较发达地区的居民、税后收入处于中等水平的居民则具有更高的个人养老金理想缴纳上限。

同方全球人寿副总经理童伯宁表示,当前利率不断下降,导致长年期的资产回报率低,在国内非常缺乏长年期的资产。客户习惯了之前的高收益,慢慢降下来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也导致了一些产品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

受访者普遍对于养老金融产品的风险偏好低、流动性偏好高,对于投资收益和财富传承等个性化需求要求相对较低。货币基金、短债等金融产品因具备以上特征,或将成为更受欢迎的养老金融产品。此外,在收益水平相近时,受访者普遍表现出低风险偏好,且更倾向于选择养老保险作为养老投资品种。

保险公司正在尝试开发分红型产品进行转型,以应对利率下行。例如,同方全球人寿推出了系列分红型养老年金险。浮动收益型分红类产品在销售和消费者接受方面也面临着挑战,对保险公司利润的贡献度相对较低。这需要保险公司在经营中做好平衡。

责任编辑:张小花 TT1000

联系我们

222-222-22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info@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30,节假日休息